祖墳風水與大明國運
以明朝為例,大明亡國的關鍵是崇禎七年,是年朱元璋父母的墳塋被毀,從此大明走向土崩瓦解。大明亡國之後,李自成本應坐上帝王寶座,為何兵敗垂成呢,原因還是祖墳的原因。具體內容請看下文分析。
根據《明史——本紀二十三》記載:“八年春正月乙卯,賊陷上蔡,連陷汜水、滎陽、固始。己未,洪承疇出關討賊。辛酉,張獻忠陷潁州。丙寅,陷鳳陽,焚皇陵樓殿,留守硃國相等戰死。”到崇禎八年,張獻忠等一批農民起義軍攻陷了明朝朱氏的老家,並挖了朱元璋老爸老媽的墳,可以說壞了朱家的風水,而明朝從這天開始完全喪失了鎮壓起義軍和抵抗清軍的相對優勢。
在對比一下崇禎八年前後的雙方軍事態勢後,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崇禎七年,總兵官張應昌敗賊於靈寶,五月,賀人龍等敗賊於藍田;六月,總督侍郎陳奇瑜、鄖陽撫治都御史盧象升會師於上津,剿湖廣賊;是夏,官軍圍高迎祥、李自成諸賊於興安之車箱峽兩月。”
而在崇禎八年,特別是鳳陽陵墓被毀以後,整個明朝政府對於農民軍已回天乏術,“張獻忠犯廬州,尋陷廬江、無為。李自成走歸德,與羅汝才復入陝西;二月,張獻忠陷潛山、羅田、太湖、新蔡;夏四月,張獻忠復走漢中,犯平涼、鳳翔;川兵變於樊城。六月,官軍遇賊於亂馬川,敗績。副將艾萬年、柳國鎮擊李自成於寧州之襄樂,戰沒。曹文詔追賊至真寧之湫頭鎮,遇伏,力戰死之。張獻忠突硃陽關,總兵官尤世威敗績,賊復走河南。八月,李自成陷鹹陽。”
到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日,毀鳳陽陵墓之一的李自成部攻入了北京,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上吊自殺,明朝從這天開始正式滅亡。
但為什麼李自成攻占了北京卻沒有最終統一全中國,而這項歷史任務由一個人口不滿百萬的少數民族來完成,這也同我本次所講的論點有關。
《明史——列傳第一百五十》中記載:“汪喬年之撫陝西也,奉詔發自成先冢。米脂令邊大受,河間靜海舉人,健令也,詗得其族人為縣吏者,掠之。言:‘去縣二百里曰李氏村,亂山中,十六冢環而葬,中其始祖也。相傳,穴,仙人所定,壙中鐵燈檠,鐵燈不滅,李氏興。’如其言發之螻蟻數石,火光熒熒然。開棺,骨青黑,被體黃毛,腦後穴大如錢,赤蛇盤,三四寸,角而飛,高丈許,咋咋吞日光者六七,反而伏。喬年函其顱骨、臘蛇以聞,焚其餘,雜以穢,棄之。”
崇禎十五年,陝西巡撫汪喬年奉旨到米脂,即李自成的家鄉,挖掘李家祖墳,開棺後發現裡面有條紅色的蛇,當地人傳說李家祖墳風水極好,棺材里有蛇根據風水堪輿中的說法代表子孫能做皇帝,這位汪大人就毀了李家祖墳,斬了紅蛇,以此來損壞李自成的風水。
不管怎么說,崇禎十七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但鬼使神差的,在占領北京後,其部下搶了吳三桂的小老婆,又把三桂的老爸吳襄抓了起來,以至於小吳同志衝冠一怒為紅顏,帶領著少數民族沖入關內。
李自成進北京後,曾多次招降吳三桂,從大局考慮,吳三桂是非常重要的一股軍事勢力,其所防守的山海關是扼守清軍入關的重要通道,而山海關也是易守難攻戰略性要塞,但為什麼對於如此重要的一個軍事人物,李自成就不能善待小吳的家小呢,難道連最簡單的籠絡手段都懶得使用嗎,而當時的吳三桂正處於一個兩面搖擺的境地,李自成這樣做無疑是狠狠地把吳三桂推向清軍,這樣做的結果也是很明顯的,山海關以南是廣沃的平原,無險可守,利於清軍的騎兵作戰,就軍事集團的戰鬥能力而言,明帝國正規的野戰軍團明顯比農民軍的戰力要強,如果不是清軍與明軍在邊界打得如火如荼的話,農民起義可能早就被鎮壓下去,特別是當時以洪承疇、吳三桂為代表的集團軍,集中明朝的精銳,而就是這樣的精銳在與清軍的較量中屢屢敗北,清軍的實力可想而知,這時的農民軍雖然較以前要強許多,人數也是清軍的2、3倍,但在清軍強大的騎兵面前,毫無戰略優勢可言,唯一的能保持不敗的機會,也在抱著吳三桂小老婆睡覺中喪失。
所以李自成的失敗就可以預見了,或許冥冥之中,在李自成的祖墳被挖的時候,他的命運就被改變了,原本他離勝利就只有一步之遙,也因此相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