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十二星座 » 星座知識 » 太陽弧的起源與發展

太陽弧的起源與發展

太陽弧推運的思想起源很早,但一直不得要領,而且計算繁瑣,因此沒有得到普遍的套用。成熟的太陽弧推運方法是20世紀才成形的,準確性比較有保證,此後太陽弧推運漸漸被廣泛運用。

歷史悠久 不斷改進

最初的天文、曆法和占星學發源於兩河流域,當時的人認為圓周的1度和時間的1天有內在的聯繫:因為圓周一共360度,而一年大約360天,所以太陽每天在恆星背景上前進大約1度。

公元2世紀,托勒密摒棄了“1度代表1天”的觀念,提出“1度代表1年”的技術。確切地說,出生後中天沿黃道移動1度(大約需要3.9890分鐘)的星圖對應1年的運勢,也就是說,出生後約4分鐘的星圖代表0到1歲的運勢,8分鐘的則代表1到2歲的運勢。

托勒密這種方法的弊端在於:行星運動得太慢了,按照他的方法,出生後2小時的狀況對應了30年的運勢,出生後6小時對應90年的運勢,而推運星圖裡的大部分行星卻幾乎沒有移動。這種方法理論雖然精確,操作起來卻很繁瑣,而且基本得不出有實際意義的結論。

托勒密這種推運法後來叫做“主限法”(Primary Direction)。

16世紀末17世紀初,學者Antonius Maginus在托勒密的理論上更進一步,提出了“次限法”(Second Progression),用“1天對應1年”代替了“1度對應1年”。

同時代的另一學者Valentin Naboth則將太陽1天的運行距離歸結為一個平均值:59分08秒。由於簡單、易操作,這種方法非常受歡迎。

相傳在17世紀上半葉,克卜勒也曾發展過推運方法。他的方法據說是這樣的:個案出生星圖中太陽和某一行星的度數差,等於他(她)遇上與這一行星相關事件的年齡。

17世紀的著名占星師威廉·利里曾感概說當前有三種推運法(托勒密版、Maginus版、Naboth版),但都不太好用。不過Maginus幫Naboth出版書籍時曾讚賞過Naboth版的推運法,認為是當時最準確的。

19世紀末,英國學者Sepharial(真名W. G. Old)又將推運法向前發展了一步,在Naboth的平均日行速度基礎上,將1天的太陽運行度數直接加在其它所有行星上,以代表1年。

消除誤差 臻於完善

不過,當你在實踐套用Naboth的推運法時就會發現,當個案年齡超過30歲以後,論斷的時間往往會早一兩年,年齡越大差得越多,尤其是在夏天出生的人。

其原因就在於,沒有考慮一年內太陽運行速度的變化。總之,1度代表1年的方法在實踐中效果並不好,而Naboth的平均1天代表1年,實踐中效果稍好,但也還是經常不準。

一 年內太陽運行的速度有快有慢:冬天最快,夏天最慢。假如一個人是在夏天出生的,如果用Naboth的平均日行速度代替太陽1天內的實際運行距離,則每天 (對應每年)會有少許誤差,30年後這誤差就會累積到1度左右,於是就造成了論斷時間超前於實際事件發生時間,星圖上看來30歲會發生的事情實際上31歲 才發生。

到 20世紀,隨著生時記錄漸漸準確,占星學對出生星圖的重視終於超過了對卜卦的重視。20世紀初在英國學者、占星家亞倫·里歐(Alan Leo)的著述里,已經比較重視次限推運了。次限推運的局限性在於外行星基本不動,所有的論斷都建立在日月和內行星上,而這幾顆內行星的意義又是有限的。

主限不準,次限的信息量又太小,人們需要更好用的推運方法,於是太陽弧推運法終於應時完備了。

Naboth推運的累積誤差問題直到20世紀才解決,但究竟確切是誰解決的已不可考了。

最終實踐證明好用的太陽弧推運法可以歸結為兩步:

1. 出生後1天代表1年。

2. 這1天內太陽行進的度數,直接加到其它所有行星和敏感點上(注意南北交點也是往前走,太陽弧推運中沒有逆行一說)。

這樣一個推運星圖就可以拿來和出生星圖參看了。

再後來,漢堡學派的中點學說也引入到了太陽弧推運中,事實證明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