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姓名測試 » 姓氏大全 » 林姓遷徙

林姓遷徙

林堅因賜姓地是在今河南省,故林姓最早的起源地應在今河南省境內。自林堅食邑博陵(今河北安平縣)後,子孫世襲其爵,多為大夫。

春秋時,林氏由於官職調遷或避亂隱居,散居周、魯、齊、衛等地。

戰國時期,趙國宰相林皋,居九門(今河北省藁城縣西北),生有九子,時稱“九龍之父”、“十德之門”,因趙王嫉才欲害,林皋父子攜帶族人,遷徙於西河避難。秦滅趙後,這一支林姓又遷徙到齊、鄒二郡(今山東淄博)。西漢初,林皋四世孫林摯,被封為千產侯,食邑千產。

漢景帝時分鄒郡之地置濟南郡,遂為濟南林氏。

至晉代南遷發展,有林堅八十一世孫林穎,生有二子:懋、祿。長子林懋,任下邳太守,分出下邳林氏;次子林祿任晉安(今屬福建)太守,後被晉明帝封為晉安郡主,居住在侯官縣都西里。林祿的子孫頗多,後都散居於福建各地,以莆田為盛,成為林氏又一支著名的望族。其後子孫遍及福建、廣東、海南、江西、浙江、台灣等地。同時,早在漢代就有林堅的五十一世孫遷居四川。周平王之子的一支林姓最早繁衍於河南及山西省境的黃河一帶。後與林堅一支林姓,在秦、漢之際經陝西遷入甘肅隴西一帶,並逐漸成為當地一大望族。總之,秦、漢之際,林氏家族的子孫主要散居於北方的山西、河南、山東、陝西、甘肅等地。以山東的林氏繁衍最為旺盛。

至晉室南渡之時,中原士族也因‘永嘉之亂’大舉南遷,林氏也隨之南遷至江蘇的下邳一帶,後再南遷至福建。至唐宋之際,林姓族人已遍及我國的南方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江西、四川等地。明、清以後,便廣播於全國各地。

周朝時期的遷徙

自公元前1046年,姬發(周武王)滅商立周,至公元前256年贏稷(秦昭王)滅周立秦,前後歷經790年。林姓在這個時期傳衍了30多代。因周代大小諸侯國多次發生動亂,宗室貴族以及黎民百姓四處外竄逃生。林姓族裔也是如此,不囿於最初發祥地博陵,而在今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等地都有他們遷徙的足跡,在動亂中繁衍發展。

據史書記載,西周末年林萇和林材等人在周王朝宮廷中擔任官職,隨著國都東移,由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之東南)遷至洛陽(今屬河南省)落戶。至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紛封國自立,彼此征戰時時發生。林姓族人當時在趙國、魯國和齊國等諸侯國都有顯山露水的不俗表現。

林堅的35世孫林皋在趙國任國相,德高望重,權傾一時。他定居於趙國境內的九門(今河北藁城之西北),娶妻胡氏,生有九子,即:林文、林成、林宣、林化、林德、林修、林明、林勉和林韶。九子皆有大夫官職,趙國人稱之為“九龍”。林皋也被譽為“九龍之父”,其門第被讚頌為“個德之門”。因趙國君王器量狹小,對此十分嫉妒,叫人“擇其木皋繁者伐之”。林皋知道面臨殺身之禍,趕緊率全家老少逃往白雲山避難。趙王聽到這個訊息後十分感嘆,他說:“賢哉林皋父子也!”林皋和他的九個兒子所傳後裔,成為林姓的一個名門望族,堂號稱“九龍堂”。據史書所載,林皋的裔孫林憲在秦始皇焚書之時,將林氏家譜秘藏於自家祖墓之內,逃過了火燒之劫。但後來不知何故,《九龍堂西河林氏族譜》卻丟失了。到明清兩代,有一些林皋派下的裔人進行此譜的“輯佚”。當然輯佚後的族譜史料價值與原作差之甚遠。在齊、魯之地(今山東淄博、曲阜等地)則有林既、林雍、林楚、林放和林回等名門望族。在衛國(今河北淇縣及衛輝一帶)迫有大批林姓族人居住,其中以林類最為著名。林類生活在春秋時代。他披著裘衣在田園裡拾著遺穗,邊走邊唱。有一次,孔子到衛國,遠遠就看到這位“拾穗行歌”的老人。孔子叫他的學生子貢前去與林類攀談。子貢問林類為什麼會如此樂觀呢?林類回答:“少不勤行,長不競時,故能壽若此。老無妻子,死期將至,故能樂若此。”子貢再請教是何緣故。林類則以生與死的辯證觀向子貢做了精闢的詮釋。林類說,生與死是一返一往的關係,有人死了,又有人生了,這世界才能夠持續不息地存在。子貢回到孔子身邊,把向林類問答的情況告訴孔子。孔子十分感嘆,對眾學生說,果不出我預料,這位老人是富有學識的智者。你們儘管可以向他請教。

自林堅起至林芳(林堅的38世孫)的世系傳承依次是:林堅、林載、林磋、林虎、林光、林相、林玄、林鳳、林翊、林萇、林材、林考、林回、林貞、林英、林乾、林保、林雋、林宏、林類、林繇、林既、林雍、林敏、林楚、林放、林通、林不狃、林欣、林儀、林撫、林鸞、林世元、林伯、林皋、林宣、林微、林芳。其中明確註明居博陵邑者有林堅至林相;明確註明居齊國者有林材、林回、林貞、林英、林宏和林類;明確註明居魯國者有林雍至林皋。林皋又由魯國移居趙國。其子林宣等人、其孫林微等人也在趙國建寓。

林堅的20世孫林類據說活了一百多歲(據《列子》一書,孔子適衛“望林類於野”,當時林類已“年百歲”),晚年不是住在齊國,而是住在衛國(今河南濮陽一帶)的。林堅的31世孫林撫在衛國任司馬之職,也居住於衛國。而遷至秦國都城鹹陽(即今陝西省鹹陽市)居住者有林微、林芳、林瑋、林韶和林稚等人。

林微是林堅的37世孫,在秦國任大夫左卿,受封為關內侯。林芳是林堅的38世孫,在秦國任屯軍僕射。林瑋是林堅的39世孫,在秦國任給事黃門散騎常侍、左將軍。林韶是林堅40世孫,在秦國任鬱林郡太守、右將軍。林稚也是林堅40世孫,在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任會稽郡太守。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在西周和春秋戰國時代,林姓族人逐漸擴散,在各個諸侯國都有林姓裔孫繁衍生息,但仍然以北方為主要棲居地。秦漢時期的遷徙周代末年連年發生大規模戰爭,兵民大量死傷和失散。

據司馬遷所著《史記》中記載:自秦公子印與魏國發生戰爭那年(公元前331年)起至周朝初亡的76年間,秦國屠殺或擄去的六國(魏、韓、楚、趙、燕、齊)民眾竟達139.8萬人。公元前306年,贏稷在秦國即國君之位,不久即平定了內亂並強化王權專制,繼續執行窮兵黷武、擴張勢力範圍的政策。公元前256年,秦國派兵攻西周。西周君王頓首伏罪,盡獻其邑36城。七年後,秦國又攻滅東周,周王朝自此全亡。此後秦國連續擊破趙、楚、齊、魏、韓、燕的六國“合縱”勢力,奪取大片戰略要地。秦昭王嬴稷還開闢了黔中(今湖南沅陵之西)、巫郡(今四川巫山一帶)、南陽(今河南南陽附近)、上黨(今山西長治周圍)等郡,與六國相比,秦國軍政實際控制力量已形成了明顯的優勢,為後來秦國打敗其他所有諸侯國、實現全中國統一局面奠定了必要的基礎。秦昭王死後,依次由孝文王嬴柱、莊襄王嬴子楚和贏政繼承王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式完成中國的統一。趙國滅亡之後,原居於趙國九門的“九龍堂”林姓望族就遷徙到齊郡鄒縣(址在今山東省境內)。

至西漢之初,分鄒縣之地置濟南郡,故後來統稱“濟南林氏”,其居住中心在今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古平陵城。因此,“濟南”成為繼“西河”之後林姓的第二個重要的發祥地。這一名門望族以“濟南堂”為堂號,以“濟美衣冠承恩寵,南郡呂格世澤長”為堂聯。林堅的50世孫林尊,在漢宣帝時代官至太子太傅,成為“濟南林姓望族”的開基始祖。後來衍分的支派,如廣陵林姓、郯城林姓、平原林姓、下邳林姓、晉安林姓、壽州林姓、光州林姓、三原林姓和隴西林姓等都以林尊為先祖。林堅的42世孫林纂(在漢惠帝時代任職中山郡太守)就已經由齊郡鄒縣遷居於濟南,史書就記他為“濟南人”。其長兄林辟疆(受封為平棘侯)也是“濟南人”。此外,明確記載為“濟南人”的還有林堅的43世孫林別、45世林述和林常觀、46世林良、47世林元昌、48世林車、49世林憑。以上是在“濟南林姓始祖”林尊之先的濟南籍歷史名人。至於林尊之後的濟南籍歷史名人則有林堅的51世孫林高(在漢元帝時代任鎮遠將軍、江州刺史)以及52世林苗(在漢成帝時代任平原太守)和林閭(在漢光武帝時代任徐州刺史,生於濟南,曾經遷居臨邛,漢光武帝中興時出任徐州刺史)。也有史書稱林堅的55世孫林邈(在漢安帝時代任徐州刺史)也是“濟南人”。燕冀地區在秦、漢兩代也是林姓裔孫主要的居住地。林堅的41世孫林摯在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被任命為燕相,封為平棘侯,食邑千戶。當時燕都在薊(今北京市之西南)。林堅的53世孫林鑒在漢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任職燕太守,封為永安伯。當時燕郡治所在今天津市薊縣。林堅的42世孫林纂在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任職中山郡太守,居住於中山郡盧奴(今河北省定州市)。林堅的60世孫林丞在漢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任職散騎常侍,爾後調任冀州刺吏,居於冀州常山高邑(今河北省高邑之東)。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林類、林撫等林姓族人徙居於衛國(今河南省濮陽一帶)。他們的後代在秦代繼續留住在此地。居於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的有林熹、林謨、林恂、林就、林橫等林姓裔孫。林熹是林堅的61世孫,在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任職少府卿。林堅的62世孫林謨在漢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職玄菟太守,此後又遷職并州刺史。林恂是林堅的63世孫,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任職鎮南將軍,又先後任太中大夫和鎮遠大將軍,受封為萬年侯。林堅的64世孫林就在漢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任職諫議大夫。林橫是林堅的65世孫,在漢安帝永寧二年(公元121年)任職諫議大夫。東漢末年,林堅的72世孫林胡任職陳留郡太守,徙居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之東南)。

東漢時代,西河郡址在今山西省離石地區。林堅的68世孫林肇在漢桓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任西河郡太守,乃率族進駐西河。秦、漢兩代寓居長安地區(今陝西省西安市一帶)的林姓族人有林治、林亮、林別、林良、林公、林寧、林金、林重、林秉等家族。林治是林堅的40世孫,於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在秦國任治粟內史,掌管谷貨的管理事務,為秦國九卿之一,權勢顯赫。林亮是林治之弟,在秦始皇三十七年任職侍中、安東將軍,與其兄林治一武一文,成為長安林姓望族。林堅的43世孫林別在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任職御史大夫。林良是林堅46世孫,在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任職少府中郎將。林堅的47世孫林公(字元昌)在漢武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任職御史中丞。林寧是林堅54世孫,在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任職征南將軍。林堅的55世孫林金在王莽攝政的天鳳二年(公元15年)任職建武將軍。林重是林堅56世孫,在天鳳三年任職河南、京兆兩郡太守,也常住長安。林堅的57世孫林秉在王莽攝政的地皇二年(公元21年)任職司隸校尉,後來轉任司徒、天下軍戎大司馬等職。以上林姓家族在文與武兩條戰線上均有出色表現,秦、漢兩代在長安地區可謂聲名彰著,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

據歷史記載,西漢時代四川地區已有林姓族人居住。林堅的51世孫林高在漢元帝劉爽(shi,市)當政時,受命為鎮遠將軍,又遷任江州刺史。江州即今四川省重慶市江北地區。林高之子林閶,隱居於成都。他是漢代一位精通經史文學的學者,在蜀郡成都培養一批生徒,其中最有名的是成都人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揚雄作有《甘泉》四賦,極受漢成帝劉驁賞識,此外還著《太玄經》《法言》《廣騷》《方言》等,在哲學、方言學和詩賦方面造詣殊深,人們認為與其師林閭的教導有關。

在漢代已有林姓裔孫遷徙至江浙一帶。林堅的44世孫林吉在漢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任職廣陵太守,受封為高亭侯,食邑三百戶。廣陵郡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當時林吉率族在此居住。林車是林堅的48世孫,曾任廣陵郡太守,在西漢宣帝地節元年(公元前69年)晉升為鎮國將軍。他年老辭去官職,歸隱於會稽山(址在今浙江省紹興市附近),專心致志注釋《尚書》。在東漢時代又有林道、林永、林肇、林封、林農、林袞等人寓居於廣陵(今江蘇揚州一帶)。林道是林堅的66世孫,在漢順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任職司隸校尉,後來升任泰州刺史。林道乃該林姓支脈世居廣陵之先祖,其子孫遂為廣陵人。如林道之子林永,林道之孫林肇等。林封是林堅69世孫,林肇之子,在漢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任職諫議大夫,後遭受時任并州牧的董卓以讒言陷害,罷了秦州刺史之職回歸廣陵。林堅的70世孫林農也是廣陵人,自幼聰明而勤奮,在漢靈帝劉宏執政時任經史博士,在漢獻帝劉協執政時任司隸校尉、尚書僕射等職。當時任監察御史的林袞也是廣陵人。秦、漢兩代多次爆發大規模戰爭。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病死於出巡途中的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廣宗之西北)。中車府令趙高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秦始皇遺詔,逼迫秦始皇的長子扶蘇自殺,冊立少子胡亥為秦二世皇帝。胡亥在位期間,實權控制在趙高手裡,繼續大修阿房宮和馳道,徭役和賦稅比秦始皇時代還要酷重。農民不堪重負,在陳勝和吳廣的領導下,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大起義爆發了。除了陳勝、吳廣之外,還湧現不少“平民領袖”,與遭受秦王朝壓迫的舊有六國貴族後裔一起,成為秦末強勁的“倒秦運動”力量。其中有兩位突出人物:項羽與劉邦。在陳勝與吳廣死後,項羽與劉邦領導的起義軍一起抗擊秦軍主力。他們於公元前206年,率兵攻入秦都鹹陽,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嗣後項、劉又進行了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

在公元前202年,劉邦最後擊敗項羽,登上皇位,建立了西漢王朝。經170年之後,至公元前32年漢成帝登基時,西漢王朝已走上沒落之路。此後幾十年間,在河南、四川、陝西和山東等地區接連不斷燃起了人民民眾反抗與鬥爭的烈火。況且,天災與人禍並行。史載漢成帝時代,因饑饉而餓死在道路上的就有幾百萬人之多。後繼的哀帝和平帝在政治上更為腐敗,災害更趨頻繁。災民四出逃亡,社會秩序大亂。

王莽篡奪朝政之後,由於實行的法令更加苛酷,強派的徭役更加繁重,社會階級矛盾迅速激化,終於導致天鳳四年(公元17年)爆發了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史稱綠林軍大起義和赤眉軍大起義)。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劉秀也加入了綠林軍,他在昆陽戰役中建立了奇功,使昆陽一戰大獲全勝。他的勢力不斷壯大,遂於建武元年(公元25年)稱帝,定都於洛陽,自此建立了東漢政權。他還繼續了11年的征戰,削平了各地的割據勢力,於公元36年再次在中國歷史上實現了全國一統的新局面,諡號稱光武皇帝。東漢傳至漢和帝劉肇之後政局又出現大動盪,地主豪強勢力與廣大農民民眾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局部地區的農民起義彼伏此起,竟有百餘次之多。加之皇帝宗室、宮中宦官與外戚世家大族的爭權斗勢接連不斷,幾代皇帝都淪為權力角逐中的傀儡,社會沒有寧日,自然災害又肆虐慘烈。例如漢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53年),全國有將近1/3的郡國遭遇蝗災,許多江河洪水泛濫,流民多達數十萬戶,餓殍遍野。至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社會矛盾積重難返,終於爆發了以張角為首的波瀾壯闊的黃巾軍大起義和以張惰為首的聲勢浩大的巴郡農民大起義。張角巧妙地利用“太平道”宣傳與組織民眾,信徒多達數十萬人,遍布於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個州。黃巾軍的鬥爭一直堅持到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竟達20多年,最後由於州郡官軍和地主豪強武裝的鎮壓而遭失敗。但是,此後的東漢王朝也處於名存實亡的境地了。

秦、漢兩代在陳勝一吳廣農民大起義、項羽一劉邦楚漢相爭、綠林軍大起義、赤眉軍大起義、黃巾軍大起義、巴郡農民大起義等大規模戰爭中人口多次遷徙流動,加之多次發生饑饉災荒,四處逃難者難以計數。隨著人口流動的狂潮迭起,林姓諸宗支也多次發生舉族遷徙之事。離中原地區較遠的山東地區相對集中地居住著較多的林姓子孫。史載有一大批齊魯西河林氏後裔居住在臨淄郡、濟北郡和薛郡,這些郡域即今山東省曲阜、淄博、臨清、茌平、泰安一帶。齊郡鄒縣(今山東省鄒城市)有林憲、林摯等名門望族寓居。

林憲是林堅的37世孫,在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任職司隸校尉。當初秦始皇焚書時,他秘藏林姓宗譜於祖墓,使先世林姓傳承次序在很長一段時期不致失傳。林摯是林堅41世孫,在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拜為燕相,封賜平棘侯,食邑千戶,承傳四代,十分顯耀。在濟水之東則居住著林封、林農、林祗、林胡和林譚等林姓世家。林封與林農父子在漢靈帝時代曾經遭遇董卓的陷害。董卓對漢靈帝說:“林姓豪強勢力過大對漢室大有不利。”靈帝聽信讒言,林姓宗族受害者甚多,林封、林農父子遂去官歸隱於濟水之東(今山東省淄博市附近)。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林氏遷徙

東漢末年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出現了群雄割據的局面,曹操占據了兗州,劉備占據了豫州,孫策及其弟孫權占據了揚州所屬的江東,呂布占據了徐州,袁紹占據了冀州,劉焉占據了益州,劉表占據了荊州……經過長期而劇烈的混戰,逐漸形成了曹魏、劉蜀和孫吳三大軍事集團鼎足而立的局面,並分別建立起魏、蜀、吳三國分治政權。

又經過幾十年驚心動魄的征戰,以上三國先後都破滅了,卻由司馬炎攬得了大權。他於公元265年建立了晉王朝,改元為泰始元年,是為晉武帝。西晉王朝共歷50多年,多次發生內亂,後期甚至出現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局面。北部及西部(指今內蒙古、蒙古、青海、西藏及四川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是氐、羌、匈奴、鮮卑、羯等族群)乘機向中原心腹進逼。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建立的前趙政權攻入晉都洛陽。晉懷帝被虜,包括太子、朝官和兵民在內總計三萬餘人被殺。不久,懷、愍二帝相繼被殺死。史稱"永嘉之亂,五胡亂華".

晉在淮河以北的土地,幾乎全處於北方各少數民族控制之下。晉室不得已而南遷,重新立國於江南,史稱“東晉”。司馬懿之曾孫司馬睿於公元317年在建鄴(今江蘇省南京市)稱帝,成為晉室中興之主,是為晉元帝。江南乃富庶豐饒之地,頗具吸引力。

原居住於北方的許多林姓裔孫也紛紛向我國南方轉移,"衣冠南渡",主要擴散地點在今江蘇、浙江、江西和福建。如《晉書》所載:“洛京傾覆,中州仕女避亂江左者十之六七。”唐人林謂在《閩中記》寫道:“永嘉之亂,中原仕族林、黃、陳、郭四姓先人閩。”移居江蘇及福建的林姓支脈素以林禮祖孫(林禮,子林穎,孫林懋及林祿)最為彰顯。林禮是林堅的80世孫,在晉懷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任職中郎主簿,後升為太子太傅,由世居地博陵郡遷入徐州,遂成為徐州林姓望族之始祖。林穎是林禮之子,在晉愍帝建興三年(公元315年),由徐州別駕升任黃門侍郎,隨司馬睿渡江南巡,先寓居徐州,後定居下邳。林穎的長子林懋是林堅的82世孫,在晉愍帝執政時期曾任通宜散騎常侍、殿中侍御史和侍衛將軍等職,後出任下邳郡(址在今江蘇省睢寧縣及邳州市)太守。林懋太守任滿之後,鑒於時局動盪,便慎選下邳郡的梓桐鄉定居下來。現今所見的林姓家譜,一般稱林懋為“下邳林”的始祖。林懋有六個兒子,都當了大官,地位顯貴,時人稱之“六龍”。

林祿是林穎的次子,在西晉王朝中歷任安東琅琊王府參軍、給事中、黃門侍郎等職,曾隨司馬睿南渡。司馬睿建立東晉王朝之後,他頗受晉元帝司馬睿重用,歷任招遠將軍、散騎常侍、合浦太守和晉安太守等職。林祿於東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舉家人閩,定居於晉安(郡治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成為“晉安林氏”的開基始祖。林祿的子孫除寓居晉安郡侯官縣之外,後因人丁繁衍興旺,廣泛分布於閩省各地,據稱閩林裔孫今已發展到一千萬人以上。

林披(林祿的十六世孫)林披家於莆田,在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經及第,被授於太子詹事一職。他先後娶妻3人,即鄭氏、陳氏和朱氏。後來生子9人,分別為林葦、林藻、林著、林薦、林曄、林蘊、林蒙、林邁、林蔇。九人後來也都明經及第,並且都做了州刺史。由於州刺史又稱州牧或牧守,兄弟9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在“八閩”之地獨領風騷,因此被稱為“八閩世澤,九牧家聲”,或者稱為“莆田九牧”、“九牧林家”等,以紀念這段頗為榮耀的歷史。

“九牧”後代,自唐宋由莆田分衍到福建仙遊、漳浦、福州、侯官、長樂、連江、泉州、漳州、永春、龍巖三明等地,以及廣東潮州、梅州、韶州、廣西橫州等地,明清及近代更遷居世界許多地方,在林姓各支派擁有較大的影響。林姓族裔人口遷徙繼東晉之後在南北朝時期又有發展。自晉室南渡以來政局不穩,社會依然動盪不安。晉安帝元興二年(公元403年),東晉八州都督桓玄謀反,企圖顛覆東晉政權,自立為帝。東晉將領劉裕起兵討伐桓玄,立下了戰功。劉裕不斷蓄積兵力,於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感到羽翼豐滿,便取代晉朝政權,建立了宋朝,史稱南朝宋武皇帝,開啟了南朝170年的歷史。南朝歷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國都均在建鄴(今江蘇省南京市),偏安於南方半壁河山。而在北方則先後出現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等政權,史家統稱之為北朝,自北魏世祖太武皇帝統一北方之年(公元439年)算起至北周靜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為止,總計142年。上述南朝與北朝在中華大地對峙達百餘年,兵戎相見,征戰不已,民無寧日,林姓族人和其他姓氏人群的遷徙也不斷發生。

自三國時期經兩晉至南北朝時期,林姓宗族中名門望族的分布大致如下:在三國曹魏明帝時,林川家族居於徐州下邳(今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林泰家族和林池家族居於濟水之東(今山東省淄博一帶),林豫家族居於河東郡(今山西省夏縣西北)。他們是當地的林姓望族。林川是林堅的72世孫,在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任職徐州刺史。林泰和林池都是林堅的73世孫。林泰在明帝青龍元年(公元233年)任職廣威將軍兼中書令。林池在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任職秦州刺史。林豫是林堅73世孫,在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任職河東郡(今山西省夏縣西北)太守兼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太守。明帝死後齊王曹芳繼位。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任命林奢為司隸校尉,爾後升職金城太守,居住在金城(今甘肅省永清縣西北),成為當地林姓名門望族。林奢是林堅的74世孫,他的兒子林冠在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任職秦州刺史,後升尚書令,同樣顯貴於金城。林堅的74世孫林道固在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任諫議大夫,兼任吏部尚書,居於洛陽,世代相承為洛陽林姓望族。在三國時代,廣陵林姓的世族一部分子孫留居於廣陵郡(今江蘇省揚州市西北),也有流徙於魏國各地,即今陝西、河北、河南和山東等省份。原漢代“長安林姓望族”在三國時期寓居雍州(今陝西省西安市一帶)為多,而“西河林姓望族”則以寓居魯郡、青州、兗州、齊郡等地為多,這些居住點分布在今山東省曲阜、淄博、臨清、茌平、泰安和郯城。至於兩晉和南北朝時代,由於戰亂和災荒所逼,中原林姓士族有不少人渡過長江天塹,到南方避難逃生,落地生根之後重新發展成名門望族了。例如林禮、林穎等人遷入徐州,成為“徐州林”的開拓者,林懋成為“下邳林”的始祖,林祿人閩,成為“晉安林”開山鼻祖。原“晉安林”後裔林靖之是林堅的86世孫,在晉穆帝昇平元年(公元357年)擢升雄戰將軍,後改調為建陽郡(今福建省建陽市)太守,卸任後遂定居建陽,成為建陽林姓開基祖。林堅的87世孫林寶也是“晉安林”的後裔,在南朝劉宋時代任建州刺史,乃定居於建州(今福建省建甌縣),成為當地林姓望族。繼續留居在早期祖居地(今山東、河北和河南等地)的有林道明、林勝、林遂之、林遁民、林逢勛、林顯、林忠勛、林玉、林惠勛、林奇勳、林殊勛和林業等家族。林道明是林堅的63世孫,在北魏時代任清河(今山東省臨清市)太守。林道明之子林勝,任北齊散騎侍郎,也居山東臨清。林遂之是林堅87世孫,在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任職南海縣令,世居山東郯城。林遁民是林遂之的第八子,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任職給事中,後裔在郯城繁衍成望族。林逢勛與林顯世居河北,承繼博陵林姓大宗的地位。林逢勛是林堅的77世孫,在晉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任職博陵郡太守,他的長子林顯在晉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90年)身兼博陵、安定、山陽三郡太守。他倆在博陵是晉初林姓聲名榮耀的名門巨族。世居河南的林姓大戶人家有林玉、林忠勛、林惠勛、林奇勳、林殊勛和林業。林玉是林堅的76世孫,在晉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任職侍中,兼任司隸校尉。林忠勛、林惠勛、林奇勳和林殊勛都是林玉的兒子。林忠勛在晉惠帝永寧元年(公元301年)任職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太守。林惠勛在晉武帝鹹寧元年(公元275年)任太尉兼太傅。林奇勳在晉武帝鹹寧四年任職河南尹。林殊勛在晉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任職“太子洗馬”,掌經籍,為太子侍從。林業是林堅79世孫,在晉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任司馬之職。他們在河南的南陽、洛陽一帶都是林姓的名門望族。此外,在湖南和江蘇地區也有林姓的顯貴門第。林景是林堅的83世孫,在晉成帝鹹和五年(公元330年)任通直郎。他跟隨征南將軍朱寶在乎南作戰中立下戰功,升任鎮南將軍、散騎常侍,並受封為桂陽郡(今湖南省郴州市)南平侯,後裔在桂陽寓居發展。例如:林景的長子林綏也受封為桂陽郡南平開國侯。林綏在晉成帝鹹康八年(公元342年)任職車騎府參軍,後在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升任遠略將軍,兩年後因立有戰功擢升為散騎常侍,賜予侯爵。在建康府(今江蘇省南京市)則有林遁民家族世居於斯。林遁民是林堅的88世孫,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任郡功曹轉給事中,其子林玉珍則在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補功曹之職。在冀州(今江蘇省連雲港市)有林廷堅家族,是當地林姓名門望族。林廷堅是林堅的90世孫,在南朝梁時(公元502年至557年之間)任南冀州刺史,成為當地的權要,名聞遐邇。

林氏遷徒史(2-2)此外,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福建莆田梁山人林鳳章任職廣東平州教諭,故遷入廣東,子孫遂分布於廣東惠州和雷州等地,也有些後裔遷往江西袁州和廣西欽州等地。宋代福建福清人林文德也因被授予寧化縣知事的官職,所以遷入福建寧化縣城西關石壁村居住,今子孫分布在寧化縣各鄉鎮,還有的遷居於鄰近各縣,如遷往長汀、永定、龍巖、上杭和漳平縣。元朝的建立並沒有減少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相反地,這一鬥爭越演越烈,政局長期處於動盪不安的局面。全國各地人民在元朝封建專制主義的壓迫下也多次舉行大規模的起義。例如早在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就爆發了舍利威領導的雲南東部各族人民聯合的大起義,參加的人眾達十萬餘人。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林雄在浙江溫州發動了農民大起義,起義軍也達四萬多人。同年,鍾明亮在閩、贛、粵率眾暴動,規模也相當大,影響也比較久遠。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明玉珍在南京領導了紅巾軍暴動,對元朝廷的打擊也十分沉重。此外還有河北灤城韓山童領導的“北方白蓮會”和江西袁州彭瑩玉領導的“南方白蓮會”鬥爭等。元代惠宗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考中狀元的林濟孫,在京城任官十餘年,歷任翰林院修撰、侍講等職。他深感時局動亂,不忍違心行事,遂辭官引退,在福建仙遊縣寶幢山下建舍授徒講學。林堅的重21世孫林千一也是生活在元代,他在江西當了好幾年的官,對官場亂象痛心疾首,棄官後由原籍福建永定縣西坡村遷入湖北麻城居住。他的後裔子孫許多人徙居於湖北黃岡縣九龍山(今稱林家山)、河南光山和安徽金寨縣等地,今衍傳人口有三萬多人。林閭原是濟南林姓宗族的後裔,在元朝末年由海上人閩(福建),寓居於泉州。林閭經常航運貨物到南洋各國進行貿易活動。元代末年,福建長汀縣河田鄉居住著許多林姓族人,他們尊奉林七郎為開基祖。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林七郎眾多裔孫激於義憤,打死了長汀知縣鄭從吉,惹下了大禍。元朝廷官兵到長汀縣河田鄉鎮壓,逼使林姓民眾連夜逃離祖居地,奔往鄰近各縣(上杭、永定、連城、寧化、清流和歸化等縣)。明清時期的遷徙元末,朝廷統治力量十分衰微,天下大亂,起義軍蜂擁而起,且互相攻殺。至正十二年(公元重352年),出身貧苦、從小出家當和尚的朱元璋在濠州(今安徽省鳳陽市)老家參加郭子興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他在一系列作戰中驍勇善謀,多次贏得重大勝利,因此不斷地壯大自己的軍事勢力,提高自己在起義軍中的地位。在“羽毛豐滿”之後,朱元璋於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自稱吳王。四年後他就在應天府(今江蘇省南京市)稱帝建國,國號大明,改元為洪武。他進而攻克元朝大都,至此元朝宣告滅亡。不久,朱元璋又削平四川、雲南和遼東等地的軍事割據勢力,完成了全國的統一。明代,林姓族裔的遷徙更為頻繁。林廷顯世居福建莆田,因到廣東南海縣覺得這裡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就在當地娶妻生子,此後子孫興旺發達。他的孫子林天毓娶雷州張氏為妻,生有六個兒子。么子林球就遷到母親的娘家雷州溪頭村落戶,成為雷州林姓的開基祖,子孫繁衍眾多,擴展到厚福村、白村等地,後裔多至數萬人。林法珊祖居地在福建武平縣中堡村,他於明世宗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遷入江西瑞金沙洲壩,現今沙洲填鎮林姓裔孫有千餘人,還有許多人遷往江西省各地謀生。明代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林遠觀由福建海澄縣六都四圖河村遷入同安縣溪浦下林家村,從事農業和商業活動,爾後子孫繁衍眾多,散居同安縣各地。明朝的政權並不穩固。因土地私有制畸形發展,農村失業人口急劇增加,隨時醞釀著爆發大規模暴動的可能性。自永樂(公元1403年)之後竟沒有一個時期不發生暴動。農民起義在全國各地發生。李白成、張獻忠、馬守應、賀錦等人都分別領導過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林鳳在海上舉行的起義也是明代農民起義一個相當典型的事件。林鳳是廣東潮州人,為反抗明朝重重壓迫,他在廣東屯聚了水軍和陸軍各數千人,擁有船隻近百艘。明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他率領自己的武裝船隊,在台灣海峽與明達福建總兵胡守仁的水師作戰。在這次激戰中,林鳳吃了敗仗,遂率領船隊和數千士兵到菲律賓。明代由於社會多次出現動盪,許多林姓裔孫遷徙到僻靜之處定居。例如,林士敏原籍福建莆田縣,他在明太祖洪武年間(公元1390年左右)官至刑部郎中,後貶職為江蘇常州宜興縣教諭。林士敏廉潔奉公,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但是仕途多艱,遂避居於宜興專心治學,有《芹邊集》和《匡廬小稿》等傳世。明孝宗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朝廷舉行選拔畫師的考試。林郊因畫技高超,遂毅然赴京應試,竟考中第一名。朝廷授予錦衣衛鎮撫之職。他對官場烏煙瘴氣深感失望,十年後辭去官職,到廣東南海過澹泊清靜的日子。林懷遠原籍山東青州府鷂鴨壙村,在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得貢生後擢升廣西賓州知州。林懷遠為官廉正,深孚民意,為黎民百姓所擁戴。他看到當時北方時局混亂,遂選擇廣西賓州居住下來,在這裡傳宗接代,子孫眾多,成為當地一個名門望族。明代,林秀一之父林茂為朝廷立了戰功,封為綏遠將軍,賜田一千畝,為屯田墾荒而定居在湖北沔陽的楊莊院林家腦。林秀一因子承父業,繼續在此屯田。有一年奉明朝廷之命運糧往南京,不料陰雨連綿,糧食被雨淋濕發生霉變。按明朝律法,有殺頭之禍。林秀一懼罪只得逃避,遷至湖北漢川縣南湖陡步頭的白果樹村,換姓改名躲過劫難,直至他的七世孫(名叫大本)才開始恢復林姓。明崇禎年間災荒頻頻發生,農民起義的烽火也愈燒愈烈。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白成率領的起義軍終於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不得不自縊於煤山(亦稱萬歲山)。整個明廷的統治勢力自此完全瓦解。大明統治者在作垂死掙扎時曾經引滿洲清兵人關,這使當時的社會衝突迅速轉化為以種族矛盾為主的鬥爭中去。中國驟然出現一大批“反清復明”的武裝軍事集團,例如潘茂、王俊、張名振、錢應魁、張煌言、李定國、劉文秀、馬進忠、李來亨和鄭成功等人曾經是“反清復明”的武裝力量首領。張天如等人組織的“復社”規模尤其浩大,它的成員遍布於江西、福建、廣東、湖南、貴州、山東、山西等地,計有2025人。在台灣,沈光文組織的“福台新詠社”也有不少人參加,影響力也很大。更有以宗教迷信為結集同志的手段者,他們組織起各種“會黨”來對抗滿清政府,例如三合會和白蓮教等。林爽文在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7年)在台灣就以天地會(又稱三合會)來組織暴動,但後來被清軍鎮壓。此次暴動雖然失敗,但是會黨的力量卻潛存於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和廣西的民眾之中,甚至擴展到暹邏、印度、南洋、檀香山和美洲的華人群體中。後來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和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鬥爭,都曾經充分地利用這些反清的會黨勢力。清代社會的多次動盪迫使林姓裔孫四處逃奔,再次形成人口的大遷徙。此外,明初有林九郎,原居於福建龍巖縣,因遊學到了安溪縣湖頭鄉,遂定居於此,子孫繁衍甚眾,成為安溪儒林的林姓支脈,是當地的一大旺族。明代中期林宗亮,原居於福建莆田縣,因任職龍巖教諭,擇龍巖縣白土鄉聖坑口村定居,在前妻陳氏死後繼娶龍巖李氏女為妻,在教諭任滿時,李氏眷戀白土鄉,岳父與岳母也一再挽留,最後決定定居於當地,不再迂迴祖居地莆田了。林宗亮的七世孫林國柱於清世祖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遷入江西的萍鄉,成為萍鄉林姓開基祖。現萍鄉林姓後裔人口眾多,已近四千人。林姓支脈傳至第十世林鳳山,被派往台灣做官,此後子孫就在台灣居住,至今已三百餘年,又傳了十多代。林鳳山的兄弟林公達、林公鶉、林公起也在清初遷入台灣淡水地區,此後儒林林姓還陸續有人赴台定居。林起龍祖籍福清(今福建省福清縣),在康熙初年任職戶部侍郎和漕運總督等,舉家遷入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市大興縣)。清代因膠東多次發生災荒,林姓子孫又分批遷入遼東、海參崴、朝鮮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等地。遷徙台灣台灣現有人口2300萬左右,絕大部分是祖先或本人由祖國大陸渡海遷入的。其中,福建籍的人約占80。台灣各姓氏之中,林姓列為第二大姓,有人口200多萬,多數系由福建渡海入台的。距今兩萬年之前,中國大陸中原地區就有移民人台。爾後在距今2000年至6500年前中國大陸古越族一部分人也遷人台灣,他們分布在台灣廣大的山區,成為今天所稱“原住民”高山族同胞。而大批漢族人民(包括“河洛人”和“客家人”等)人台,始自東晉時代直到上世紀中葉。相傳東晉時代有一批林姓漁民航海到達澎湖、台灣等地,他們以打漁為生。史載唐代中國商人林靈仙經常來往於大陸與台灣之間,他是當時有名的富商,可稱早期人台經商的傑出代表人物之一。至17世紀更有大批大陸人民有組織地進入台灣,進行有計畫的、大規模的墾荒和開發。明代熹宗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閩南商人林福、林翼、顏思齊、鄭芝龍等28人因不滿當時政治腐敗橫徵暴斂,故結盟共謀生路。眾人推舉海澄(今屬福建省龍海市)人顏思齊為盟主。是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公曆10月5日),顏思齊率領的船隊(共13艘帆船)航至台灣笨港(北港),眾人在此登入人台。林福、林翼等人在顏思齊的領導下以台灣諸羅山為根據地,安寮建寨,開始大規模的墾荒活動。他們還招納親族渡海人台灣,一時迅速擴展到幾千家,聚居於幾十個村落,從事農耕漁航和經營商業。他們在笨港東南部的一片平野之地,按照中國古代“井田”區劃的先例劃成九個區域。中央之區築壘高台建成“開台王府”。東區建成“讀書堂”,供子弟誦經學文。南區設立“軍營”,供人演兵習武,經常操練隊伍,以防外敵人侵。西區蓋了“天妃祠”,奉祀宋代福建湄洲人林默娘為“海上女神”。北區闢為倉儲之地,收藏糧食與貨物。因笨港又名海灣,這裡又築起高台,演化為有“台”有“灣”之地,故居民就稱之為“台灣”。此名越傳越廣,後來將全島也稱作“台灣”了。在明代先民抵達笨港人台之處建有“顏思齊先生開拓台灣登入紀念碑”,後人以此作為永久紀念。此外,台灣島上還有“思齊閣”、“懷笨樓”和奉祀林默娘的“媽祖廟”等一系列建築,表達人們對先民歷盡艱辛開疆拓土的緬懷之情。1623年至1661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以武力強行侵占台灣。在此期間,還有許許多多福建籍和廣東籍的沿海居民人台墾荒務農與經商。1661年至1662年,鄭芝龍之子鄭成功率領將士兩萬多人橫渡海峽“驅荷復台”。嗣後又有兩萬多名眷屬隨軍赴台屯田開荒。在20多年中還有大約20多萬大陸沿海居民遷入台灣島各地。北自基隆和淡水,南至恆春和台南,都有他們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拓荒創業的足跡。1683年,滿清政府委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2萬多名水師將士,分乘200多艘戰船,與鄭成功之孫鄭克塊的軍事勢力激戰於澎湖。施琅率領的滿清朝廷官兵由於占據了有利的天然條件,又因大批將士勇猛鏖戰,終於在台灣海峽大獲全勝,一舉攻克澎湖諸島。鄭克塊在施琅強大的軍事與政治攻勢下,不得不宣布台灣全體鄭軍向清廷投降,台灣與祖國大陸實現了統一。自此時至1895年台灣不幸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其間212年台灣人口激增15倍,並在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大陸沿海地區也獲得疆土安寧和經濟繁榮發展,台海兩岸的優勢互補而相得益彰。此期間更有大量大陸移民率族人台。林姓族親在17世紀中期至18世紀末人台者也非少數,現擇要列舉數例於下。清世祖順治十五年(公元重658年),鄭成功以思明(今福建廈門市)為軍事據點,在這裡招慕勇悍的將士,組建“親軍虎衛鎮”御林軍。福建龍溪人林鳳武藝高強,人選為“虎衛鎮協將”。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林鳳隨鄭成功隊伍人台,並奉命在台南曾文溪北屯兵墾荒。後人為紀念林鳳將此地稱為“林鳳營”。福建同安人林圯也在鄭成,功麾下任“參軍”之職,隨鄭軍人台,奉命在雲林的濁水溪畔屯兵墾荒。後裔子孫居於台北縣竹山鎮,為緬懷林圯開基之功,後人稱此地為林圯埔。當年林圯開墾台灣斗六門,林姓聚族而居,經300多年繁衍發展,今斗六門林姓居民達數萬人之眾。清聖祖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1722年),福建漳州人林天生、林萬福和林浮意等親率林姓族人到台灣嘉義等地定居。在此期間,漳州人林永躍等林姓宗親則赴台北拓荒。當時尚是人煙稀少荒野之地,到處荊棘叢生。林永躍等人沿著淡水河主流和支流摸索前進,開始對台北地區的拓荒工作,歷盡千辛萬苦。漳浦盤龍(今屬福建省漳浦縣西區)人林成祖在清世宗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率領族人遷入台灣大甲、彰化等地,他們先後墾田數萬畝,開鑿了大甲圳、大安圳、永半圳和暗坑圳,引水灌田,農作物獲得豐收,從而發了大財,成為名甲一方的巨富。後裔分布在彰化一帶甚眾。陳埭海尾(今屬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人林文進在清高宗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率族入台,擇淡水廳八里坌保大坪而居,在此地拓荒開墾,繁衍發展。今台灣桃園縣蘆竹鄉坑仔村頂社有1400多林姓居民,尊林文進為他們的開基祖。福建平和人林石在清高宗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遷入台灣台中縣霧峰鄉,成為霧峰林姓始祖。林石的後裔子孫出了不少歷史名人,如清代福建陸路提督、太子少保林文察,清代台灣撫墾局局長林朝棟,民國初年著名企業家林祖密等人。林文察曾經因為“平叛”有功,受獎大片山地。他僱人種植大量樟腦樹並經營樟腦工商實業,產品銷往日本等地,贏得巨額利潤,成了台中首富,並有“台灣樟腦王”之稱。白石堡莆山(今屬福建省龍海市角美鎮埔美村)人林應寅在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遷入台灣淡水廳興直堡新莊(今屬台北縣新莊市)。林應寅之子林平侯善於經營商業和農業,是19世紀初享有盛譽的台灣巨富。林應寅之孫林國華等人是台灣“日據時期”的商業巨子。他們的後裔有一支遷居於台北縣板橋鎮,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