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漢字讀音不雅
姓名漢字讀音不雅
名字作為每個人都有的一種代號,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用來稱呼的,“讀”也是它的一個最基本的功能。同時,我們為孩子起名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他在社會交往中的需要,也就是說,名字具有社會性二而要做到這點,在很多時候都是要被用來讀的。一個讀音響亮、悅耳動聽、富有聲韻美的名字無疑會更加有利於人際間的交往,增加在社會交往中的分量,縮短與另IJ人之間的距離。相反,則會增加難度和發生障礙。而就我國漢字的特點看,又具有同音字過多的缺陷,當我們讀一個名字時,頭腦中想到的不僅是這幾個字的意義,而且還有它們的同音字的意義,有時後者還是主要的。例如“吳迪”、“彭友”這兩個名字,我們看到後想到的不僅是兩人分別姓吳和彭、單名迪和友,還很容易想到。。無敵”、“朋友’,這兩個日常用語。尤其是這兩個日常用語,還是他們各自的父母當初為他們起名以及社會上能夠記住他們最主要的原因。像這種情況,如果我們起名時都能做到利用字詞之間在讀音上相同或相近這一特點互相假借,自然會起出高雅別致的名字,但如果使用字詞不當,則會讓人做不好的聯想,從而影響社會交往的質量。關於後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讀音不雅。
因此,就要求我們在選定某些字作為名字時,要考慮它是否有不雅的同音字,或者當與姓氏和其他字聯在一起時,會不會引起其他不雅的讀法。上述這些都是在起名時應該注意的。由於我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一字多音或一字多義的情況十分普遍,而名字又有被寫被讀的雙重功能,無形之中也要受這種文字特徵的影響,甚至有時還要被讀音所累。如果我們在起名時不注意它的多音多義,就容易鬧笑話。有些人的名字表面上看非常高雅,不存在任何問題,但由於讀起來會與另外一些不雅的詞句聲音相同或相似,便很容易引起誤會,甚至被當做人們開玩笑的談資。如女孩名字叫珍吟、貞瑩、議瑩,男孩名字叫建人、建民,等等,看上去都很不錯,但它們還都有“真淫”、“意淫”、“賤人”、“賤民”等諧音,用讀音衡量就成了不雅的名字。又如汝峰、蔡道、盧輝、何商、湯蟲上、宮岸菊、陶華韻、李宗同、張樹吉、包敏華、自研良、胡禮經、沈晶柄、應道元等名字,從字面上看都沒有問題,但一讀出來幾乎都會讓人產生誤會。因為,汝峰與“乳峰”諧音,蔡道與“菜刀’,諧音,盧輝與“爐灰”諧音,何商與“和尚”諧音,湯蟲上與“糖球”諧音,宮岸菊與‘。公安局”諧音,陶華韻與“桃花運”諧音,李宗同與“李總統”諧音,張樹吉與‘、張書記”諧音,包敏華與“爆米花”諧音,自研良與“白眼狼.'諧音,胡禮經與“狐狸精”諧音,沈晶柄與“神經病”諧音,應道元與“陰道炎”諧音。由於這些名字的同音字有些是生活中某些熟語,有些是容易被人誤解的貶義詞,諧音都顯得有些不夠嚴肅,不夠莊重,在大庭廣眾之下容易授人以笑柄,甚至諧音變成綽號,很容易造成心理負擔,讓人後悔莫及。為此,據一家報紙報導,前些年南方某地曾發生一件一個叫汝峰的人到公安局要求改名又被拒絕的事,就是因為他的名字容易讓人聯想到“乳峰”,不堪其煩。但公安局負責辦理改名的人說他這種情況不符合可以改名的規定,既不是與人重名,又不是在名字中含有生僻字、繁體字,也不是在名字中使用了粗俗不雅的字。
他得知這些規定以後儘管心有不服,但也無可奈何,只埋怨當初沒有把名字起好。還有位叫張盛舒的先生有個現身說法,說他自己的名字諧音很多但都不是很好,懂事以來不斷有人給他起綽號,日積月累居然很多,以致埋怨爸爸起的名字,甚至由此還形成了對名字敏感的習慣。他說小時候被人譏笑“先勝後輸”是最正常的,同學還把他的名字寫成歌謠來唱:“張盛舒,鳳梨酥,輸剩張,大胖豬。”等他長大以後寫文章時,又發現自己的名字還可以讀成“長腎虛”、“璋勝鼠”,連他自己都慶幸年輕時沒人這么叫,否則就會痛不欲生。當然,有些人的名字讀音不雅,有時不是名字本身的問題,而是在與姓氏搭配在一起後所出現的新問題,上述事例中的不少都屬於這種情況。此外又如偉、佳、忠、信等字,在漢語中的含義都很好,也是許多人起名時喜歡使用的字,用這些字起出的名字如張偉、劉偉、田偉、李佳、徐佳、李忠、韓信等也都不錯。但如果是楊、王、宋、吳等姓的人起名,特別是起單名為楊偉、王佳、宋忠、吳信,就很容易讓人與它們的諧音“陽屢”、“亡家”、“送終”、“無信”等聯繫在一起,都算不上是好名字。此外,又如在常見姓氏中的吳、伍、莫、冒等姓,由於姓氏本身就有“無”、“沒”、“有(音m加,方言‘沒有’)”等不雅的諧音,因此在與名字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會使它改變性質。如“福”、“祿”、“壽”等本來都是很吉利的字眼,但與上述三個姓氏搭配後,雖然寫出來是“吳福”、“伍德”、“莫祿”、“冒壽”,但當讀出來時卻成了“無福”、“無德”、“沒祿”、“有壽”,聽起來就讓人不舒服。又如有人叫伍世苟,一連讀便有“我是狗,,的意思。吳材與“無才”,音近,也不雅觀。特別是吳姓,起名時更須注意,歷史上還曾有過不少教訓。據《金史》記載,金朝曾有兩個叫吳德的人,其中一個是提督,另一個是江寧縣的達魯花赤(縣長),後來兩個人都被別人殺害。又如在明代,分別有兩人叫吳禮、一人叫吳信。
叫吳禮的人中一個是金華知縣,吳信則在洪武年間任新樂知縣。作為一方的父母官既“無(吳)理”又“無(吳)信”,可見名字是多么不妥了。至於其他姓氏,當然也有同樣的情況。如據《明史》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有位錦衣衛指揮使名叫宋忠,曾想娶韓國公李善長之女。當談婚論嫁時李善長正臥病在床,問他的姓名,答“宋忠”,結果李善長大怒,把他逐出府門。其實也難怪李善長發怒,畢竟患病之人最怕有個屯長兩短,在正怕時卻有人用名字的諧音來“送終”,不由他不怒。沒過二年,宋忠與燕兵大戰,死於陣前,顯然是因姓名諧音不當而鮮居終身了。從以上這些事例可見,諧音得當可以使名字生輝,諧音不當則輕者有損尊嚴,重者有礙前程,的確需要我們在起名時注意姓名之間的搭配,花心思去推敲姓名的讀音,儘量減少因讀音不當而鬧出誤會,避免重演這些曾經有過的教訓。關於名字讀音不當的教訓,其實是舉不勝舉的。在過去,蔣介石曾被諧音為“蔣該死”,廖逸夫與“尿一壺”諧音,郝玉仁與“好女人”諧音,朱石與“豬屎”諧音,丁會思與“定會死”諧音,紀丹、沙珠、梅前、吳大用、李韜奮等分別與“雞蛋”、“殺豬”、“沒錢”、“無大用”、“李掏糞”等諧音。上述這些名字本來都有很好的字義,由於與姓氏在一起使用時容易引起誤會,甚至成為人們取笑的對象,因此也不算是好名字。再如某醫學院有位名叫樊志林的學生,每當老師點他的名字時總要引起鬨堂大笑,原因是他的姓氏與名字連在一起時正好與一種外用藥“凡士林(Vasehne)'’同音。還有一位運動員叫黃崇,儘管有超群的技藝,但別人喊他的名字時,總以為他是“蝗蟲”。又如“楊偉”或“楊衛”、“楊蔚”等都是十分常見的名字,但如果想到它與男性生理疾病“陽萎”同音,也會發現它們都不能算是好的名字。
更有甚者,有人曾說在某地的文化界有兩位作者,一個叫宋一平,另一位叫畢雲高,經常聯名發表作品。兩人的名字從字面上看都不錯,但如果連在一起讀出來,便會被不解實情的人誤以為是“送一瓶避孕膏”了。至於筆者本人,也親耳聽說有一位名叫劉曉靜的女士,原來的名字是劉靜,因為在上國小時總是被一位發音不準的同學讀作“溜陡,',覺得不雅,才讓家長改成現在的名字。因起名的讀音不當而鬧出誤會的例子,幾乎每個人都碰到過。當然,這些誤會不一定全是麻煩,也可能在無意之中給人帶來驚喜。特別是當與姓氏連在一起時,這樣的誤會可能增加很多。無論起名時考慮多周全,都難免會有意想不到的情況,有時候會讓人喜,有時候則讓人很尷尬。曾有這么一個相聲說,解放初年有一個名叫王克章的洋車夫常被人當做新上任的幹部“王科長’,,甚至還有人向他借錢。這樣一來,洋車夫變成了大權在握的科長,因讀音相同讓他無意中撿了便宜。另外,也有人因姓氏的讀音較好而沾光的。比如姓郝的就可能被認為人也好,聽著舒服。又比如姓鄭的也會讓人與正直、正派等好字眼聯繫在一起,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前些年,一家報紙上還登了一篇小品文,說在一個單位里,有姓傅和姓鄭的兩位領導,分別擔任正、副書記。其中姓傅的是正書記,由於姓氏與“副”同音,常被一些不了解情況的人誤以為是“副書記’,;而擔任副職的鄭書記儘管常被當做“正書記”,但由於無損於他,所以也樂得誤會下去。
但時間長了,這種因姓氏讀音與所任職務相反而出現的誤會讓傅書記很不高興,最後便專門召開會議,聲明自己從此改姓鄭。為此,有人還作了一首打油詩,說:“有位書記本姓傅,被人當‘副’氣呼呼,召集民眾來宣布:從此姓鄭不姓傅。’,這雖然是一個笑話,也確實反映出起名時如果不注意字的讀音,極有可能引起誤會。因名字的讀音不雅而讓人們引起的誤會,有些屬於迷信範疇。如古時有位叫王國鈞的人,名字讀起來就是“亡國君”,在統治者看來是極不吉利的。而當代人如果在生意場上遇到一位名叫畢培光的先生,那么也許所有的人都不願意與他做生意,因為他的名字諧音是“必賠光”。前些年,新加坡有位叫吳瑰岸的電視明星,曾成功地扮演了《人在旅途》中杜嘉南的形象,但由於他的名字與“無歸岸”諧音,被人認為不吉利,後來不得不改名吳岱融。另外,在台灣,也有一位以“柏楊”筆名知名的作家郭衣桐,前些年曾因故被台灣當局判處死刑,後來被赦出獄後,有位算命先生說他的一生中早已注定有這一劫。因為起名郭衣桐,實際上就是“鍋一洞’,:既然鍋爛了一個洞,那么無疑就要被判死刑了。上述這些例子有些是確有其事,有些則屬子虛烏有,但在諧音上有不雅的弊病則是相同的。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也會發生與名字讀音相關的事情。筆者就曾聽一位朋友說,他有一位同事姓賴,每次別人問她姓什麼,她總說,姓“賴”,“信賴”的“賴’,。雖然她給“賴”挑了個比較好的詞,但別人叫她小賴或者賴小姐的時候,她還是覺得不太舒服。另外,據一家報紙報導,一個姓裴的女大學生在長春找工作,先後十兒次都被人家拒之門外,到最後她問招聘的人為何會這樣,招聘的人說:我們老闆說了,你的各方面都很出色,他也很滿意。只是他不滿意你姓“裴”,與“賠錢”的“賠”同音。
做生意不能發財反而要賠錢,整天這樣賠來賠去,誰也不會高興,所以你沒有被錄用。女孩聽了,覺得很無辜,但也沒辦法,只好作罷。另外,還有一家報紙報導,有人認識一位姓“不(音d如,盾)'’的先生,有次到郵局取匯款,就遇到了一件尷尬事當他按規定辦完有關手續後,郵遞員叫“不(音匕。,卜)某某,你的匯款”。這位不先生見被人讀錯了姓,便糾正說“我姓don,不姓匕0'’。郵遞員莫名其妙,以為他要冒領匯款,不同意把錢給他。最後經他好說歹說,才讓他取走了匯款。另據一家報紙報導,南方某地有一位刁先生,因為自己姓氏的讀音比較特殊,總是容易讓人與意思不好的字眼聯繫在一起,小時候就沒少受同伴笑話。為了不讓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他情願孩子不姓自己的姓。最後,夫婦倆和親友們反覆商量,決定讓孩子跟外婆姓李。還有一位畢先生的夫人懷了孩子,一幫好友前來道喜,當得知還沒給孩子起名時都紛紛獻計獻策。一個說,這個孩子姍姍來遲,叫畢姍姍最好。另一個提出反對,說孩子是男是女還不知道,如果是女孩叫姍姍,男孩叫姍姍就不大好。孩子的爸爸有大學問,要是生個男孩,就叫個古代名人的名字一畢升。畢家人一聽,覺得又不用讓孩子去造紙,這個名字不好。另一個朋友說,不如起個外國人的名字一畢卡索。畢家人覺得孩子不造紙也不必改畫畫,仍不滿意。
還有一個說,叫名人的名字不好,現在外面正在下雨,不如叫畢雷針一安全。再一個說,孩子的爸爸是電視工作者,不如叫畢電視。大家七嘴八舌,幾乎把所有的名字都想到了,又因為是朋友,打趣說笑的名字都有。有人說孩子爸長得比較寒摻,生的孩子不能像他,應該叫畢月;有人說為了孩子爸避免犯錯誤,應該叫畢免;有人說孩子爸弱不禁風,應該叫畢風;有人說孩子們都比較喜歡百獸之王老虎,應該叫畢虎;有人說孩子爸非常謙虛,逢人就說自己是鄙人,應該叫畢人;有人說孩子爸出去採訪,有時被誤以為是假冒記者,不讓進門,孩子應該叫畢門羹;有人說孩子爸當過偵察兵,武藝高強,應該叫畢強;有人說如果生了雙胞胎,應該叫畢恭、畢敬;有人說有個成語叫懲前毖後,應該叫畢後;有人說孩子爸的工作就是要吸引觀眾的眼球,擴大收視率,應該叫畢球;有人說孩子媽回響晚育政策,多年不孕,應該叫畢運;有人說孩子媽一直採取避孕措施,應該叫畢運栓,把好運栓住;有人說孩子生在北京,應該叫畢京。這樣說來說去,最後有人想起孩子媽是做醫生的,說叫畢超最好。這話逗樂了孩子媽,打了朋友一下,說,你還是閉嘴吧。結果,一句話提醒了大家,孩子最後的名字是“畢嘴”。關於名字的讀音,特別是因為名字的諧音而在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除上述之外還有很多。有時某些名字放在特定的環境裡,其諧音帶來的後果出乎預料。比如在學校,如果音樂老師叫管風琴,健美教師叫陳亞,鍋爐熱處理專業教師叫吳嫣梅,聽起來都會讓人與他們的工作聯繫在一起。但如果學校醫務室的校醫叫段珍,學生也許會因為她的名字與“斷針”諧音而害怕去她那裡打針。某醫學院一位同學名叫“費彥’,,諧音“肺炎”,開學點名時笑翻了一片。後改名為費紅忠,原來沒笑翻的這回卻笑翻了,因為他的名字與“肺紅腫”諧音;他有位同學叫“子騰”,本來挺文雅的一個名字,偏偏跟老爸姓了“杜”,於是,在眾多同學的譏笑下,愣是將“肚子疼”的名字改了;有一同學叫“朱逸群”,大家說,她這輩子恐怕就只能在豬圈了;某人名“厚根”,父姓“矯”,於是,他就成了“腳後根,';一對農村夫婦,好不容易生了個兒子,本想祝他一生平安,長命百歲,起名“壽生”,可孩子的父親姓秦,於是弄巧成拙,叫“禽獸生,';還有兩位國中生,是親兄弟,哥哥叫“陳劍橋”,弟弟叫“陳復旦”,但是兩人連高中都沒有考巨。有個女大學同學叫史樂,找了個叫苟和斌的男朋友,但家住香港的女生父母知道後怎么也不同意。
原因是一巳結婚,女孩的名字會改成“苟史樂”,與“狗屎樂’,諧音。還有人說他在畢業後到一家公司上班,卜司是姓F的兄弟倆,與同事一起把他們稱作大卞經理、小卞經理,私下裡則稱大F、小卜。一天,有個陌生男子到公司辦事,站在門口有些猶豫,引起前台小姐的注意。小姐上前問他有什麼事需要幫忙,男子說找一卞經理。小姐說公司有兩個卞一經理,其中小卞經理剛出去,大卞經理可能在二樓,反問他要找的經理年齡。他回答大約四十歲,小姐這才知道他要找“大卞”,讓他到三樓去問一下。男人到三樓後見辦公室里有幾個人,其中一個人問他找誰,大的還是小的,然後告訴他“大卞”在六樓董事長辦公室開會,一時半會下不來,有事可以交代給他秘書,說著就伸頭向另一間辦公室喊“卞秘,大卞秘”,結果一個小伙子應聲走過來。他又向男子介紹說“這就是我們大卞經理的秘書,叫他卞秘就行,,。男子把來意一說,卞秘說經理已經交代過,要他直接去找會計科一。還說會計科管事的人是大卞經理的愛人,要他到會計科問問誰是卞太就行。名字放在特定的環境裡,’了讀音有關的後果當然不止以卜這些。甚至在國外,也存在諧音不雅的問題。如美國總統布希一的英文姓名是Bush,這個字是小樹叢的意思,但把音拉長了念,就成了Bu上上shit,意思是“牛屎”,相當於我們罵人說的“狗屁”。所以美國有些反布希的人寫標語‘·Bush15Bu1上Shit'',一語雙關,讓他難堪。當然,也有些人的英文名字很不雅,但翻成中文後卻大不一樣。如丘占爾,他的英文名字是Ch盯chi上上,字面卜的意義是“教堂病了”,很難聽。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國務卿基辛格,中文名字也很好聽,但他的英文名字是Kissinger,其意義是“吻個不停”,讓人覺得很搞笑。另外,還有一種讀音不雅的情況是,名字所用的幾個字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聲母、韻母,形成雙聲疊韻或疊音姓名,讓人讀著拗r1費勁。當然,有些姓氏起一個疊音的名字顯得親切,如丁一丁、力一芳、辛欣等,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在大多數情況下,疊音的名和姓由於重疊,或者在姓名讀音之間沒有拉開距離,讀起來不順口,或讓人讀錯、聽錯,甚至成了“繞口令”。有人曾說在自己上國中時,有個女同學的名字叫倪楊,每次班主任點名”日她,都是倪楊一倪楊一,最後就乾脆喊成了“娘”。
她偏偏又身體不好,總是生病缺課,老師點名也成了“娘沒來嗎?娘又生病了嗎”,總被學生打趣。至於其他用詞不當的名字.如沈既濟、夏亞一、周嘯潮、耿精忠、姜嘉鏘、張昌商、胡楚父、陳雲林、傅築夫等都是一些名人的名字,有的連用兩個同聲母字,如亞一、姜嘉等;有的連用兩個同韻字,如既濟、夏亞、嘯潮、楚父等;有的二個字同韻,如張昌商、胡楚父、陳雲林、傅築夫等。由於聲母或韻母相同,連讀起來發音費力。要想解決這一間題,就應該在起名時讓名和姓的聲母不同組,韻母不同類。如彭濤、馮企、婁韻、齊飛、餘聲、萬鴻等名字,名和姓的聲韻異組異類,聲音有了變化,讀起來就順口悅耳。如果名和姓同組,甚至完全相同,只要處理好韻母的關係,效果也很好;反之,名和姓同類,甚至完全相同,那就要在聲母上下一番「夫。如起名為彭賓、馮凡、婁林、張晨、余寬、方川等,也較好解決了上面提到的問題。總之,名字是要被人讀的,其讀音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所起名字的讀音不當,就可能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因此,我們在起名時留意它的讀音,不僅要注意名字本身的讀音,也要留心與它搭配的姓氏的讀音,才有可能避免尷尬或誤會。